有位哲人曾说:“聪明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愚蠢的人则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
人过五十,不管儿女多孝顺,也要像小小的麻雀一般,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为自己留条后路。


01 与儿女保持距离,不过度干涉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去和亲朋好友看海,途中,母亲想上厕所,当着众人的面,就问了问身边的儿子:
“要不要上厕所?”
此时,已经21岁的儿子觉得有些尴尬:“妈,我都这么大人了上厕所还需要你告诉我……”
母亲不以为然,她以为儿子只是随口说说,可回到家后,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儿子的信:
“您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可一边给的过程中,一边又觉得那是您的‘授权’,并不认为这是我天生拥有的权利。
你或许永远不会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母亲这才知道,自己以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儿子来说却是无孔不入的施压。
周国平说:“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再亲密的关系,相处时也要留出空隙,给彼此自由呼吸的空间。
有时候,把子女当做“别人”,将生活还给自己,才是晚年最通透的活法。
王维在诗中写:“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劳累奔波了一辈子,躲得清净才不算辜负了这一生。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掺和儿女家事,不去理别人的乱麻,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02 用心经营好自己,不荒废光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句话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无所事事中辜负了光阴,在原地踏步中辜负了自己。
五十岁以前,为子女为家庭身不由己;五十岁以后,要学会把生活还给自己。


03积极修炼好心态,不消沉叹老

古时的一个边陲小镇中,传说有一个包治百病的老神医,不少人都慕名前来,以期能够治好自己的病。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人,他右腿残废,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很是吃力。
路过的镇民看到他都纷纷摇头,用十分同情地口吻叹道:
“可怜的小伙子,难道他还能向神医再要一条腿吗?”
年轻人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对众人说:
“我并非是要神医给我一条新腿,只是想来请教他,叫我知道没有一条腿后,该如何过日子。”
故事虽短,道理却深。
前半生,我们总在生活的追赶下身不由己;后半程,更要随心在自己的节奏中,好好安放生活。
真正聪明的老人,都能像麻雀一样,懂适应生活,能更新自己,去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与心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