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叶静怡

叶静怡博士简介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育背景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亚太经济研究方向博士学位。法国马赛第一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5.2-3)工作经历北京大学经济系助教(1985-1987)北京大学经济系讲师(1987-19

李田夫《解读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发展机遇和信贷风险》

通过授信全流程管理和行业分析规避银行信贷风险主讲:李田夫教授【课程背景】当今世界,无论是政治形势还是经济形势都处于极端不稳定的状态之下。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国外乱象频发,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连续加息抵御通胀,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来自于各方的巨大压力,恰逢此时,党的二十大的召开确定了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大政方针,这不仅仅对于中国是否能在当今拨云诡谲的环境中,突出重围,脱离“中等收入陷阱”

《2024 年经济形势与“新质生产力”机遇》

主讲:史璐老师 课程大纲如下 2024 年经济形势与“新质生产力”机遇 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新质生产力” 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 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3.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 4.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国冲突并存 5.“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周景彤

周景彤--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政策解读专家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处长、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选专家中国新闻社特邀专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兼中部地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擅长领域:宏观经济、货币信贷、银行业转型、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讲课程《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

张延

张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委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党支书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经济学特聘专家教授各政府部门和大型集团公司经济学专家顾问清华大学CEO、MBA、EMBA、DBA、总裁班的教学专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宏观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编著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入选2009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出版。研究方向

史璐《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转型》

主讲:史璐老师课程大纲一、“新时代”强国战略和宏观经济背景1.“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强国战略2.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3.近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4.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国冲突并存5.“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6.城市化工业化红利接近尾声7.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8.房地产和信托连环爆雷9.“科技红利”突围:2024年是科技年二、当前经济周期和经济运行趋势1.

高辉清

高辉清教授简介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数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二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安邦咨询公司特约经济学家中国发展论坛50人成员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

宋玮

宋玮老师简介中国工商银行全球区域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中国工商银行ABAC及B20工作团队负责人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国际市场与问题研究处副处长,经济学博士。【实战经验】长期从事全球宏观、区域风险、国际银行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多部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财经报纸发表文章二百余篇。此外,长期担任行领导参加APEC峰会及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B20等国际组织的智库随员,

王忠明

王忠明——宏观经济专家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在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作,先后任办公厅处长、副主任和培训司司长、经济中心主任【履历背景】在杭州大学就读中文系,毕业后到国家计委工作。1993年至1994年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经济。1987年至1

王际伦

王际伦老师简介王际伦,现为清华职经宏观形势教研室主任,教授会成员。原东航金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宏观经济研究员,清华继教杭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航天科技、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商学院特邀讲师。王际伦老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和金融形势,独创了“政治经济分析法”,为企业和金融机构认清形式、把握大局、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是将“宏观形式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并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