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张奥平

张奥平--经济学家 、经观未来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电子商会科创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 ,人民网创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 山东省青企协 、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 、新乡市企业家联合会等特聘经济顾问,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广州市天河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顾问 、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 、越南建设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正和岛资本服务

武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大篇章》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1.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方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的重点工作第二章:科技金融一、金融科技2.0的时代1.金融科技的意义2.金融科技产业的演进3.FinTech与传统金融区别4.金融科技中的ABCD5.金融科技的模式二、人工智能赋能银行1.人工智能改变银行业的方式2.A

黄力泓《泓观全球经济与政治解读》

黄力泓 博士课程大纲一、高血压与糖尿病是中国经济真相过去两年是中国经济的小繁荣周期,在全球大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各类资产奇迹般地轮动,从股市到楼市,从债市到大宗商品。这是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二、中国经济的三个矛盾:通胀、债务、投资回报率未来:不是GDP经济,是战时经济三、中国经济大闷锅中的玄机,财富正流向哪里?世界最近的15年(即2002年——2016年),最值得研究一件事是:中国经济。未来在哪

钟岩《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课程大纲第一讲:我国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困难一、国际政治环境的恶化趋势国际体系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国际规范三要件构成。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维也纳体系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雅尔塔体系5、一超多强格局6、未来国际格局变化趋势:中美共治?中美冷战?中美冲突?二、去全球化趋势强化三、多年来顺风车战略面临丢失1、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及变迁2、大国GDP比较3、制造业

荣森《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指标解读》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指标解读大纲课程核心:了解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宏观经济指标体系,理解主要国家的主要经济数据对中国外汇、债券、股票和大宗市场的影响。了解世界经济大格局下,中国的新经济态势。学会运用宏观经济指标判断经济趋势及对各资产类别的影响。适用对象:银行中高层、总裁班、研修班、专题讲座、企业财务部、资金部等。授课老师: 荣森授课时间: 1天授课地点:

朱昔群《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凝聚信心力量奋斗创造未来课时(时长3 小时)【课程大纲】一、课程引入(一)两会的由来及其重大作用(二)2025年全国两会的背景(三)2025年全国两会的核心使命二、《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三、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10大信号(一)GDP增速目标5%:兼顾需要与可能(二)CPI增速目标下调至2%(三)

潘朝金《2025及十五五时期深化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课程特色政策解读: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等最新文件工具交付:提供20+改革工具模板(如董事会授权清单模板、中长期激励模板)数据支撑:引用截止2024年上半年改革企业效益对比数据课程大纲一、导论:国企改革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使命1.认识层面: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已经被赋予不同以往的战略意义(双循环格局、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国家竞争力),需要在重新审

李江涛《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两会政策解读》

课程目的当前全世界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变”成为发展的主题。了解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了解2021年两会政策要点,对外来趋势有精准把握,对未来开展好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课程对象政府领导层面人员、企业董事长、高管、总经理等课程大纲介绍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趋势发展二、十九届五中全会要点分析及带来的变化三、十四五规划要点及核心内容分析四、2021年两会主要内容及出台的政

李田夫

李田夫——宏观经济与行业走势的研读专家日本京都大学金融学博士、立命馆大学企业会计硕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中心财务金融案例分析导师曾任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专硕/金融专硕 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世界500强企业、世界十大/日本第一大商业银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主任、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曾任中国银行业协会国际部宏观经济分析师曾任全球排名第一的信用评级机构-美国穆迪公司日本

王丰收

王丰收老师简介知名时事评论员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厦门卫视时事评论员China Daily 专栏作家香港凤凰卫视 特邀嘉宾台湾《中国时报》专栏作家北京联合大学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市联合大学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台办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中国社科院、全国法学会、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