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
一开始由于距离大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
后米亡们调整了姿势,相五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刺猬效应”由权本华正式提出,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有人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于缺乏界限感。
权利、 规则、关系,都需要边界感。
生活中人与人的界限总是难以把握,有时太近了,冲突不断;有时太远了,孤独不已。到底怎样的距离才是恰当的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定翘界限’
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范围。
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个人空问不受侵犯,也不会随意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
人一定要有界限感,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家庭关系中同样需要保持距离,家人之间感情再亲近,也需要通过保持距离表达尊重。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人际关系中的距离分为四种。
公共场合中的距离:3.7米~7.6米。社交聚会里的距离:1.2米~3.7米。朋友聊天时的距离:0.46米~1.22米。大妻相处时的距离:0.15米~0.44米。
保持边界感的方法:
1互相尊重
如何尊重,便是要客观得看待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无论对方有多少缺点,他都有犯错的权利,适当的提醒已经足够让他明白自己的不足,总是挑错会让对方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反而导致对方在内疚和痛苦中失去了改变的动力。
2千涉私事前询问对方
私事无大小,都应该交给本人来判断。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虚假同感偏差”,如果你想看孩子的日记,你会认为孩子也同意被看,可这只是你想象中的 “同意”“虚假同感偏差”会让人们高估或夸大自己的判断,将自己的认知强加在他人身上,导致双方关系界限模糊。
3保持自己的心理边界
有研究结果表明,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由于心理边界模糊导致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清的心理边界是一个人在被要求做不愿意的事堂得说'不”;和朋友很久没联系时懂得发个消息维系感情。
4不依赖他人
依赖心理不仅会削弱我们的自强能力,也会削弱我们的边界感。因为过于依赖他人,本应白我完成的事情就会希望他人来替白己完成,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边界,如果长此以往,不仅丢失自己,也会丢朱与他人的正确关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