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曾经《数字时代下的企业文化提炼与构建工作坊》

主讲:曾经老师【课程背景】企业文化向来有着过渡务虚的弊病和困境,原因就在于很多企业及企业文化从业者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更没有掌握企业文化提炼的逻辑与方法。本课程打开了企业文化作用于员工行为的黑箱子,从“睡莲模型”的文化逻辑出发,系统论述企业文化提炼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本课程既有大量知名企

李春平《怎样认识和建设企业文化?》

主讲:李春平教授【课程背景】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谈企业文化,但真知企业文化的有多少?严格说来,能拿到台面上讲的企业文化有几家?真“知”了企业文化才能真“行”。真“行”了,“行”得好,“行”得久,“行”成了你的企业的“灵魂”,你的企业才算真有文化。因此,企业文化不是漂亮的“门面”或“衣服”。【课程收益】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通过学习、讨论和思考,对企业文化有基本的、真正

陈竹友《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

课程背景:毛泽东主席说: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支愚蠢的军队!部队如此,企业亦如此。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市场,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制造出好的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责任;服务市场、让客户满意,是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不断努力的方向;而打造并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则是保证企业屹立不倒的基石和基业长青的灵魂。如果说企业文化属于企业哲学范畴,是精神层面的“里子工程”;那么,企业或产品的品牌,

李家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承》

李家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承》课程介绍战略决定企业的生存,文化则寿命!课程将结合讲师本人亲自参与的国企(以中国工商银行、中科集团等为代表)、外企(以柯达、林德叉车为代表)、民企(以唯品会、新东润等为代表)、房地产企业(以拾得大地幸福为代表)的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以企业文化理念以及全球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案例为依托,帮助学员掌握企业文化的建立与传承的实操方法。在培训课程之外,我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

潘诚老师《企业文化塑造核心》

【课程背景】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2020年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讲话)改革开放四十二年,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史。市场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发展到模式竞争、人才竞争,最终必然是品牌竞争、文化竞争。

孙海蓝《企业文化如何与党建文化融合》

【主讲:孙海蓝】【时间:2天 】【前言】:毛泽东说:“凡是推翻一个政权必先打造舆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战疫情面前他又提出:要提高新闻舆论的有效性。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让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起来,让文化服务于战略、组织于一体,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推动推动企业凝心聚力。“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

朱士尧

朱士尧教授简介华为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朱士尧:出生于1944年,祖籍上海。2005年3月加入华为,任华为公司党委副书记至2014年底。加入华为之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任研究生院副院长7年。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研究和教学,发表许多学术论文和出版专业著作3本,其中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核聚变原理》至今依然是全国该专业每年博士研究生考试指定的必读参考书之一。1983

李任飞《企业文化—从方案到实施》

(现场构建课)主讲教师:李任飞课程对象:企事业单位各级代表(30—60人)课程形式:课堂讲解+互动研讨课程要求:投影、白板、无线话筒课程时间:2天1夜【课程说明】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误区,比如以为企业文化仅仅是提炼几个漂亮词句而已,加之相关人员不专业,事务多,所以很难设计

叶小涛《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精神》

课程大纲第一乐章《组织文化》秉承复旦大学精神——呼吸一下自由而无用的空气!课前的哲学思考------ 等待戈多在等什么?萨特的学说靠谱吗?五月风暴想干什么?课前的现实思考——— 我们的部下很喜欢这份工作吗?我们的部下觉得每天的工作很有趣吗?我们了解我们的部下吗?一、 解析组织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区的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评价。(1) 文化的内在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征服-协

李爱华《构建高绩效文化(即文化领导力)》

构建高绩效文化(即文化领导力)李爱华老师课时:1-2天适合对象:1、企业中高层领导、经理、企业文化专员2、可以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的管理者、HR、咨询培训师、教练等课程纲要:对高绩效而言,文化越强大,组织越有效。领导者所做的唯一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管理文化。--埃德加H.沙因华为的力出一孔、海尔的人单合一、小米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重新做”战略,都强烈地体现企业始终围绕追求高绩效为核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