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用工

罗楚湘

罗楚湘老师简介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教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武汉仲裁委员会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学习经历:1987年7月毕业于湖北三峡大学英文系;1989年9月至1992年6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9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至2004年9

李皖彰《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及应对策略》

主讲:李皖彰【课程背景】公司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一个不同合约的集合体,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员工作为与公司利益休戚相关的具有庞大数量的利益相关者,劳工关系的妥善处理关乎企业的生存根基与长治久安。人的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人的价值也同时是企业最大的价值。从企业内部分工的角度,HR侧重于处理“人”的工作,集中处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事务;法务侧重于处理“务”的工作,主要是与法律有关的事务;经营

张春梅《企业用工风险防范》

主讲老师:张春梅老师【课程背景】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全国仲裁机构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每年均超过50万件,其中,企业的败诉率超过80%。败诉的企业,不仅需要付出诸如赔偿、仲裁费等经济成本,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等隐形成本。而且随着80后、90后越来越成为用工主体,这些人普遍文化水平高、维权意识强,甚至熟知劳动法,与企业发生纠纷时,就会搬出劳动法这把“武器”,加之很多企业在劳

祝佳杉《外包及派遣用工风控实务》

【课程背景】我国的劳务派遣业起步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劳务派遣得到迅速发展。通过近10年发展及摸索,2008年《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作了相关规定,但是显然不够完善。一直到2014年施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规定开始,才算步入较成熟的阶段。而随着世界经济格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等影响因素,关于派遣用工的合规审查愈发收紧,从而带来“劳务外包”业务的萌生及高速发展

祝佳杉《企业如何合法降低40%-60%的用工成本》

【课程背景】近几年,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确实帮助企业在经营的多个链条中降低了成本。浅层应用,企业经营有了更高效的经营工具,深层应用,很多企业借着东风创新了经营模式,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业竞争甚至是跨界竞争并未减弱,反而有加剧的势头。在过去30年,企业一直追求的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可谓绞尽脑汁,而“人工成本”在过去的企业经营中占比并不高,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但是近年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人工成

祝佳杉《32类员工调岗、调薪、调级异动处理风控全解》

--劳资和谐携手共进—主讲:祝佳杉【课程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希望能够实现人员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加能减”,其中“能上能下、能加能减”涉及到的正是企业管理中的调岗调薪问题。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搬迁、并购、分立等企业变革难免发生,自然也就会涉及到员工关系的处理问题。 因此,在现阶段,劳动合同的变更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日常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实务问题之一。在劳动合同变更过程中,企业的自

祝佳杉《人力资源全流程劳动用工风控实务》

---劳资和谐携手共进---【培训背景】由于全面普法宣传、员工维权意识提升,信息不对称弱化、经济结构转型、“社保新政”、“疫情影响”等等因素,导致企业必须在用工方面走向合规、精细,这一变化在近几年,尤其明显。而HR工作职责中关于劳资纠纷的处理工作,由之前的临时、低频、个体特性逐渐向常态化、复杂化、群体化纠纷演变。这种演变态势,给企业经营带来多种变数,同时对HR的工作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钟永棣《高频劳动争议案件输赢关键要素精解》

【培训对象】企业高层、HR管理者、部门主管、工会干部、法务。【课程背景】2010年度,全国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128.8万件;……2017年度,全国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166.5万件;2018年度,全国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182.6万件;2019年度,全国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

钟永棣《工伤保险最新政策解读与工伤事故、工伤争议处理策略》

【培训对象】HR管理者、企业中高层、法务、工会干部。【课程背景】过去几年,国务院、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地方有关部门就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司法解释及指导判例;上述政策对工伤事故相关问题既有明确的规定,也有存在争议的条款,更有不少地方是法律的空白地带;企业在操作上稍有不慎将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为帮助广大企事业单位充分了解、理解相关政策法

钟永棣《连锁店长劳动用工管理必修课》

【培训对象】HR管理者、连锁类企业各个经营网点(店铺、站点、场所)负责人。【课程背景】连锁类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比常规企业要难得多!它们的经营网点分散在全市、全省、全国各地,总部人力资源管理者水平再高,估计也会鞭长莫及!多年来,连锁类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基本上跟日常风险把控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关。而日常的风险把控工作,相当一部分需要各个网点的负责人配合与协助。因此,各个网点的负责人极有必要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