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1.企业财务的环境现状
1.1 过去二十年企业财务取得的成就
1.1.1 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
例:上市公司与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不同效果
1.1.2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颗粒度、及时度大幅提高
例:会计核算办法的规范化、甚至核算的集中化
1.2 信息技术进步对企业财务的冲击
1.2.1 财务视角的业务流三阶段
例:业务段、财务段、决策段
1.2.2 传统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与未来
例:标准化的审核会智能化
例:明细科目模式的缺点及未来财务核算
1.2.3 未来财务必然从末端化到流程化
1.3 相关理论进展对企业财务的促进
1.3.1 全球管理会计原则的理论
例: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1.3.2 财政部管理会计定义的理论
例:有机融合业财活动
例:面向未来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1.4 宏微观政策对企业财务的新要求
1.4.1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1.4.2 “做强做优”
1.4.3 “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
例:债务风险的管控及财务定位的重构
2.政策解读与未来视角的企业财务总体解读
2.0 “1455”的总体框架
2.1 用“三个更”及“12字标准”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促进实现世界一流企业财务这一目标。
2.1.1 “三个更”:
Ø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结合政策背景)
Ø 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结合政策要求)
Ø 更加突出“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明确总体定位)
2.1.2 “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
2.2 推动财务管理四个变革
Ø 理念变革: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开放协同、精益求精、技术赋能、坚守底线。
Ø 组织变革:健全职能配置、优化管控模式、转变运行机制、拓展服务对象。
Ø 机制变革:加强关键指标硬约束、加强资源配置硬约束、加强风控规则硬约束、加强政策激励软引导。
Ø 功能手段变革: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
2.3 强化财务管理五项职能
2.3.1 强化核算报告,实现合规精准。(结合背景与现状)
2.3.2 强化资金管理,实现安全高效。(结合成就与司库管理)
2.3.3 强化成本管控,实现精益科学。(主要着眼于成本管控中财务的角色、成本管控的不同思维)
2.3.4 强化税务管理,实现规范高效。(应交尽交、应享尽享)
2.3.5 强化资本运作,实现动态优化。(资本运作与放大国有资本控制力、风险管控)
2.4 完善财务管理五大体系
3.完善财务管理五大体系(因为重要所以单列)
3.1 完善纵横贯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例:战略预算的理念、前两个“更”的落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
例:打通三个关系
例:某央企的“计划-预算-考核-激励”制度
3.2 完善全面有效的合规风控体系
3.2.1 以流程前移实现源头治理
例:合规风险管理
例:信用风险、生产现场存货风险管理
例:并购估值风险与并购整合风险
3.2.2 以业务设计实现管控嵌入
例:大宗商品价格风险
例:汇率风险
例:利率风险
例:意外损失风险
3.2.3 以战略参与平衡发展与风险
例:流动性风险
例:债务风险
3.3 完善智能前瞻的财务数智体系
3.3.1 数智财务转型:标准化、重复性、低附加值的工作
例:某央企的智慧税务、智慧商旅
例:某央企的智慧工程财务
3.3.2 以信息做好伙伴、赋能业务管理
例:用信息支持应收账款管理
例:以信息支持资金计划管理
例:以信息支撑企业成本控制
3.3.3 以信息做好助手、提高决策质量
例:战略规划的决策支持与制衡
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支持与制衡
例:业务决策中的项目辅助
3.4 完善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3.4.1 评价指标体系
例:某央企的评价指标体系
3.4.2 评价工作机制
例:常见的评价工作机制内容
3.4.3 评价结果应用
例:某央企的持续优化导向而非考核
3.5 完善面向未来的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3.5.1 共享财务
例: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按要求输出与信息优化建议
例: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
例:大数据基础上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例:服务共享与重新定义共享服务中心
3.5.2 业务财务
例:业务端财务报告流程管控与数据源头治理
例:数据需求分析与结构设计
例:对决策与管理的信息支持
例:决策辅助,参与决策方案的拟定、评价、筛选等工作
3.5.3 战略财务
例:战略导向的可比数据结构设计
例:战略决策信息支持
例:战略决策辅助
例:战略级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