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何重军老师
【课程背景】
当前,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对企业而言,研发管理越来越重要,研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现象是,绝大部分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或者外企,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90%以上的研发管理人员是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骨干工程师提拔起来的,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非常多的情况是角色转换不适应,在走到管理岗位后,从能力技能上,心态心理上,出现以下种种困扰和困惑:
1. 重度技术导向,典型工程师思维,过度关注技术过程和技术细节,对产品市场成功,财务成功没有概念。
2. 凡事亲力亲为,宁愿自己赤膊上阵,也不愿意培训指导下属,忙得焦头烂额,实际结果却是效率低下,绩效糟糕。
3. 不知如何主导制订团队工作计划,不知如何控制团队工作计划实施。
4. 不能抓住管理重点,而是成为救火队员,被紧急事情纠缠得团团转,无法按计划有效开展工作。
5. 不知道如何分派工作,如何领导团队,更不知道如何确保团队不出差错。
6. 不知道如何领导和激励团队,团队要么一团和气,要么一团死水,组织氛围没有合理的引导。
7. 不能把握亲和力和威慑力的尺度,下属要么轻慢懒散,要么战战兢兢,容易走极端。
8. 团队绩效不佳,不知如何进行绩效管理。
9. 不懂指导和培养下属,团队成员能力无法提升。
10. 团队不稳定,成员流失大,团队成员经常招聘,经常离职等等。
以上诸多问题,常常导致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不能有效达成企业整体目标。
作为一位以前只对技术负责的资深技术专家,需要转变为对全流程负责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或者是对某一专业领域负责的部门经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全流程的系统认知?思想和行动上要实现哪些蜕变?要掌握哪些管理技能?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这些就是本课程探讨的重点。
【课程收益】
1.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陈述从技术到管理的心理困惑及初步的解决方法。
2.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列举从技术走向管理转变的几个关键要素。
3.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练习和应用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五个好习惯(成果导向、综观全局、聚焦重点、发挥优势、集思广益)。
4.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学员能够初步应用四个核心管理技能(目标与计划、组织与分派工作、控制与纠偏、领导与激励)到对应的管理工作中。
5.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初步应用技术到管理的几个转变解决工作总的实际问题。
6.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学员能够讲述与领导沟通的方法技巧,并初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7. 通过学习,通过讲师展示和解析的技术管理案例资料(流程、制度、模板、表格等),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制定技术到管理的行动计划,初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课程对象】
1. 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监、研发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产品经理
2. 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
3. 研发、技术、质量、工程等部门经理及主管
4. 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5. 转型管理岗位的技术骨干
【课程方式】50%理论讲授+30%现场练习+20%重难答疑
【课程时长】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课纲内容覆盖说明:本课程内容丰富,老师超量准备,本着“以客户为中心”、 “有限时间,有效训练”、“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授课会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现场授课实际效果、时间安排实际情况等因素,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请了解。
模块一、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1 管理理论发展
2 管理者领导理论的变迁
3 管理最新发展趋势
4 技术管理职位与通用管理有何不同?
5 走上管理岗位之后,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1) 自我驱动到驱动他人
2)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掌握
3) 由管事到管人事统管的转变
4) 由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问题的转变
5) 个人魅力的打造(习惯、领导力、沟通能力)
6) 角色转换的进阶之路(角色、态度、知识、技能)
6 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模型
7 管理者五项素质延展,优秀管理者的六项能力进阶
8 现场演练:对照素质模型样例,每组任选一个有代表的管理职位拟制该角色的能力与素质模型
模块二、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
1 思维转变之一:过程导向侧重为成果导向
1)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2) 成果导向对技术管理者的要求
3) 研讨:技术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怎么做才算是成果导向?
4) 点评:技术整体资源管理方法论(保证技术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比)
2 思维转变之二:局部优先扩大为全局优先
1) 对技术各级管理者来说全局在哪里?
2) 综观全局的要求(理解自己在技术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贡献)
3) 建立技术团队的创造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文化
4) 案例研讨:管理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破例?
5) 案例研讨:技术团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6) 案例研讨:游戏规则建立中的赏罚基本原则是什么?
1) 技术管理人员忙碌却无成效的原因剖析
2) 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分类和时间管理
3) 问题解答:谁都知道应当按四个象限安排工作顺序可为什么我们总安排不好?
4) 讨论:对技术管理者来说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工作?领导交代的工作到底属于哪个象限?
5) 案例:张经理的工作如何聚焦重点?
4 思维转变之四:均衡发展转移为发挥优势
1) 不同的技术人员有什么优势
2) 是发挥优势还是克服弱点
3) 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发挥不同技术人员的优势
5 思维转变之五:专业分析扩展为集思广益
1) 怎样才能使技术团队绩效最大化
2) 技术团队合作的5种方式
3) 因为差异(四个层次)所以要集思广益
4) 差异会导致冲突吗?差异与冲突的关系
5) 为什么技术人员与测试人员、QA会有冲突
6) 冲突的状况与组织绩效
7) 集思广益经常使用的方法论(脑力激荡法、德尔菲、世界咖啡、团队共创)
模块三、向上管理与汇报工作
1. 与领导沟通的重要性
1) 技术管理者自己沟通能力不强而领导又不懂技术怎么办?
2) 为什么技术工作自己觉得开展的很好却得不到老板或领导的认可?
2. 领导的沟通类型:DISC领导性格色彩与九型人格简介
3. 领导的沟通类型对沟通的影响
4. 高层领导喜欢的沟通方式
5. 与领导沟通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6. 与领导沟通谨慎换位思考
7. 汇报会上领导常问的问题
8.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新晋管理者如何给上司汇报工作?
9. 研讨:如何做个成功的下属?改进的三个要点
模块四、工作分派与绩效辅导
1. 沟通管理:规划沟通的编制流程
2. 绩效辅导贯穿绩效管理的始终:绩效辅导方式、类型、结果、冲突处理
3. 项目沟通管理的目的与功能
1) 沟通的种类与方式
2) 沟通“黄金法则”“白金法则”
3) 有效沟通的障碍/约哈里窗
4) 情景模拟:项目工作出了问题,如何解决?
4. 案例研讨:张经理团队绩效考评的苦恼
5. 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6. 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原则
7. 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步骤
8. 技术管理人员在分派工作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克服
模块五、员工教导与激励
1. 有效教导下属方法与策略
2. 研发高绩效团队的四步:选、育、用、留
3. 体验感与成就感,研发技术人力共谋发展
4. 视频分享:自然性影响力,个人魅力的领导力
5. 案例与实战问题研讨
1) 研发如何沟通升职问题?
2) 研发部经理如何沟通加薪问题?
3) 研发如何沟通加班问题?
4) 研发如何沟通离职问题?
6. 视频分享:同理心,亲切感达成沟通双赢结果
7. 如何对研发项目成员进行激励?项目团队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方法
课程收尾:回顾和总结,技术转型管理书单推荐,答疑,五三一学习转化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