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闫明
常驻地: 郑州

------主讲:闫明

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总经理,中层经理的水平亦占据着80%的作用, 中层经理的素养与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纵深发展的软肋!

“中层革命”迫在眉睫!规章制度制定了很多,就是推行不下去,就算推行了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部门“小团体作风”部门相互推诿扯皮、跨部门沟通难等问题已成为管理者的切肤之痛,如何解决?

中层管理层团队责任意识淡薄,总是觉得是别人的错,缺乏责任担当!

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层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学习力不强!

企业越来越大,老板层越来越忙(特种兵或救火队员),这种奇特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企业实战型中层的匮乏!

课程背景:

一个企业的强大,在于中层的强大:一个企业的战略能否实现,在于中层的执行。目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往往是半路出家,原来在基层干得不错,拥有不错的技术素质或销售业绩,也不乏工作的热情,但提拔到管理岗位后,不得不面临着角色转换的问题和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问题。原来只要管好自己,现在要管好一帮人;原来只要做一件事情,现在要负责一摊子事情;原来是听人指挥,现在要不断地与上司沟通,与同僚协调,与下属交流。因此,快速培养企业需求的实战型管理者,已经是迫在眉睫!

课程目的:

提升学员在执行中结果思维及对团队高度的责任意识

掌握激励下属的综合能力和执行落地工具

提升管理层的管理技能,认清自身的角色与职责

改变学员传统的思维模式,并输入新的思维模式

让学员的责任和行为相结合,保障‘责任落地’!

提升管理层的自我管理与情绪控制能力

参加对象:部门主管,、部门经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等

课程大纲:(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调整)

第一讲:管理者的素质模型与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解决问题:明确管理者的责任担当与素质要求

管理思维创新与认知

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案例分析)

管理概述与原则

n 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n 平等是相对的;平衡是绝对的。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1、 热情、专注2、勇于挑战(责任担当)3、自我情绪管理 4、团队意识(大局)

管理者的三大内伤:

1、 心浮气躁、借口太多2、危机感淡薄、学习力不强  3、缺乏责任意识

互联网改变了什么,使我们企业经营的如此艰难?管理者如何应对


第二讲:卓越管理者的责任担当与角色定位

解决问题:管理者责任意识薄弱,没有担当精神?不清楚自身的位置与职责?

1、 卓越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角色认知模型ym—001图1)

角色——职责——能匹——担当

2、 管理者承担责任三原则(角色认知模型ym—001图2)

1) 涵盖原则

2) 层次原则

3) 就近原则

3、 明确卓越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案例分析)

4、 卓越管理者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管理者素质模型ym—003图3)

5、 卓越管理者成长的三个阶段

1) 打冲锋

2) 做管理

3) 树威信

6、 管理灰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7、 管理者角色常见的四种误区(案例分析)

1) 民意代表  

2) 小国之君   

3) 生产标兵  

4) 自燃一卒


第三讲:高效团队建设——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

1、解决问题:高效团队建设中的困惑与难题

团队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思想统一、声音统一、步调统一

团队和游击队的区别在哪里?

团队管理过程中的四大问题

1、动力问题2、效率问题3、协调问题4、持续问题

团队管理者的素质模型素质模型

2、解决问题:减少团队内耗成本和明确团队建设精神

 团队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

 团队管理的六大要素

1、目标性2、主动性3、合作性4、互补性5共享性6、裂变性

管理者领导力的主要来源

n 合法权

n 报酬权

n 强制权

n 专家权

n 典范权

· 团队管理的常见误区

3、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

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

1.团队的成立期 (案例分析与对策)

2.团队的动荡期(案例分析与对策)

3.团队的稳定期(案例分析与对策)

4.团队的高产期(案例分析与对策)

5.团队的调整期(案例分析与对策)


第四讲:团队制度建设流程和执行力提升

1、制度执行者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

解决问题:再科学、合理的制度,也需要和管理者的执行素质相之匹配

制度是给谁制度的?是好是人,还是坏人?是下属,还是全员?

角色认知是沟通的保证,而管理者的沟通水平却是制度执行的前提

执行不力的表现

执行论述及三大要素素

A. 执行——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B. 执行力——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行为和能力

C. 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按质按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结果VS任务(外包思维)

执行文化的建立(猴子管理法)

2、制度建设的流程和基本原则

解决问题:企业是不缺制度的,但往往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中国企业的制度到底应该如何制定和执行)

企业制度的关键意义

制度是运营的保障

制度能不能有‘特例’?(案例解剖)

两难的境界是管理过程中的常态

企业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火炉法则(及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原则二、傻子法制(制度不能复杂、流于形式)

原则三、参与法则(没有自律,就没有自由)

3、企业制度的执行

解决问题: 为什么辛辛苦苦建立的制度,到最后却无法执行或执行的过程中半途而废,是制度不科学、不系统吗?还是员工素质的问题?制度又该如何刚性执行?又该如何弹性着陆?

没有绝对的科学和合理的制度

制度只有认同的程度,认同的程度决定了执行的程度

制度必须具有刚性,没有刚性的制度,就等同于没有制度(比没有制度更糟)

结果提前 自我退回 认真第一 聪明第二 锁定目标 专注重复

买面包的案例分析

报销风波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战演练)

授课老师

闫明 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常驻地:郑州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主讲课程:领导力修炼、跨部门沟通、角色认知、团队建设、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员工激励、营销团队管理等中高层管理技能系列课程

闫明老师的课程大纲

点赞(0)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